同道共鸣 | 一堂好课的六个关键词 ——“田埂花开”乡村美育课程研讨会听课有感
编者按
去年10月,几十位公益伙伴,在广州聚集,就共同关心的乡村儿童美育议题展开走访、研讨。期间,四位老师在一所乡村小学开设了四堂美术研讨课,并展开了开放、坦诚的交流。黄筱瀛老师作为特邀的课堂观察者,从“一公斤盒子”青草老师的那堂《质感画:叶子先生,欢迎你》出发,分享了她的听课感想,以其精到清晰的观点、温和从容的表达获得了所有在场伙伴的赞赏。
没有太多理论,而是用独特的教育眼光和厚实的专业认知托起自己的直觉,对老师们来说都是自我适配的营养和恰当可用的支架。
非常幸运,致朴获得黄老师的认同,在公号刊发她的文章,以期让更多教育人看到。
黄筱瀛老师(左)在分享现场
一堂好课的六个关键词
——“田埂花开”乡村美育课程研讨会听课有感
黄筱瀛 | 文
(综合实践活动高级教师,广东省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学术与活动委员)
一、万花筒
什么是一堂好课?我觉得,一堂好课,包括了各种纷繁的元素。
云门舞集的创办人林怀民先生说过一句话,“身体像一个万花筒,就看你从哪个角度打开它”。这个比喻也很适合用在对一堂课的设计和欣赏上。从纯技术的角度来说,涉及到选题、目标、内容、教学设计、作品展示、教学评估……;而在技术的背后,还隐藏着许多条件:教师的人格特质和个性魅力,教师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、对于知识和成长的观点,以及对儿童的理解,等等。
在我看来,教师本身是一个创作者,设计一堂课程的过程,就是在创作一个作品的过程,在把这个作品交出去之前,它始终处于一个未完成的状态,唯有把它交给孩子,在和孩子发生互动、不断生成新的内容、新的话题的过程中,这个作品才得以不断生长,趋近完成却从不完成。
因此,我更愿意把评课看成是一个欣赏过程,听课人评课也在参与着作品的实时创作,影响着教师和儿童的创作过程。
从人格特质的角度去看,青草老师的公开课《质感画——叶子先生,欢迎你》是一堂生机勃勃的艺术课。
青草老师本人具有明朗、活泼和亲切的质感,无论多么着急,哪怕有时候有点手足无措,她都能保持开朗的笑颜,绝没有半点不耐烦和批评指责,这一点帮助她轻易赢得了小朋友们的心。在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里,我越来越发现,“关系”是先于技术的。无论一堂课打磨得多么精美,如果缺失了人和人的联结,也就丧失了教育的温度。
事实上,几乎任何一堂课在执行课程中都是存在破绽的,即便没有硬伤。让一堂课真正能够走进孩子心里,成为他们记忆一部分的,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带给他们的愉快时光。如果一堂课真的上成了孩子童年记忆的一部分,那任何技术上的短处都遮盖不了它对于孩子生命的影响力。
我想,也许过了很多年,这班孩子依然会想起这个阳光明媚的秋日早晨,教室里有满满的青草香,有一群远方来的客人,还有一位始终笑眯眯,温柔地对他们说话的老师。
青草老师在课堂教学中
二、温度
我们都不希望一堂课只是冷冰冰地传达了一些知识点,尤其是艺术课。一堂课的温度,取决于老师的人格特质、师生的互动,也取决于话题、取决于使用的材料。
先说材料。材料要有想象力,并且简单,最好能提供多感官的体验,起到多重表征的作用。
一说艺术课,尤其是美术课,最先被想到的材料,基本上应该就是笔和纸了。笔和纸常规、易得,确实是最普遍最好用的基本材料之一。不过,要想有趣,我们还可以突破一下常规的思维。这次公开课,不光是青草老师,其他几位老师也在拓宽材料的运用。譬如大家都会考虑乡村的特色,使用树叶作为主要的媒材。树叶做媒材的好处之一,是它提供了全方位的感官体验,视觉的,嗅觉的,还有很重要的:触觉的体验。
但凡一种材料能够提供鲜明的触觉体验,它通常就能激发其孩子们极大的乐趣。触觉是最直观和温度相联结的感官,它也明确地提供了质感。质感本身就是触觉向视觉通道的转换。可以摸,可以捏,可以撕,或顺滑,或扎手,或毛糙……,这些感受和动作都很好玩。尽管总有孩子会忧虑自己“画不好”,但很少有孩子在这样的触觉体验之前觉得自己是无能的。
顺着这个思路,教师在考虑一堂课的作品呈现时,就不一定把“画一幅画”定为任务,有可能是拼贴(如青草老师的叶子拼贴画),有可能是泥塑,有可能是个手工,甚至有可能是个装置。或者,一个艺术游戏本身就可以是一堂课的归宿。比如我们就曾经在一次活动中用水枪装上各色颜料水,孩子们穿上一次性雨衣在白纸上打水战,他们互射水枪在纸上留下的痕迹就是一幅作品。在可把握的前提下,还可以引入诗歌、肢体、表演……
再说说话题。
话题,也可以说是主题。怎么样定一堂课的主题,非常考一个教师的功力。一种做法是遵循学科规范,循序渐进地选择学科内的知识点来进行教学设计,例如:冷暖色。
不过,知识点本身不具有温度,它是一个高度理性的输出。在跟孩子介绍一个知识点的时候,一个有创造力的教师,在大脑内部经历了一个从理性到感性、从符号到动作的加工过程。一个理性的知识点必须具有话题性并可操作,才能和孩子的生活建立联结,从而变得有趣、有价值。
质感和冷暖色都是知识点,那它们的话题性在哪里?方法是寻找和它们相关的日常经验。一个做法是使用比喻进行联结,并且用实物结合动作帮助理解知识点,例如,在给学生讲色环时,可以用彩虹做一个比喻。我也会使用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和树叶花朵,让学生用实物排列一个与彩虹相似的色彩关系出来。学生们都喜欢动手,他们一边动手,一边思考,最终找到自己的答案。这比单一呈现示范图要有趣有效得多。
但这些都还没上升到话题,话题是可以谈论的,综合性的生活或者社会现象。“用冷暖色画出一个亲近的人物”,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应用。在师生双方都有了足够的准备后,就可以带学生进入类似这样开放性的话题性创作,不再只是停留在知识点的讲解上。
三、聚焦
从知识点到话题性创作,这是一个逐步散焦的过程,是从小到大,从书本到生活,从符号到感受。用摄影作比方,就是从大光圈人像到广角风景。
教学操作中,焦点越小,内容就越基础,越容易驾驭,也越能够为未来的广角视野做好准备。能够做到这一点,教师得先学会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,仔细分析课题和素材,实现聚焦。
以《质感画:叶子先生,欢迎你》来说,就出现了“失焦”的问题。质感,是美术课常见的课题,《叶子先生的旅行》是一个绘本。设计者的意图是以绘本做导入,引出用叶子拼贴创作质感画的任务。然而由于对课题和素材没有吃透,导致了几个层面的失焦。
课题原计划的焦点是透过质感进行创作。所谓质感,包含了粗糙、光滑、温暖、冰冷等多种触觉体验,呈现在视觉上,跟色彩以及笔触的关联最密切。作品选择叶子拼贴的形式,会丢失掉对这些质感的分析和呈现。虽然叶子本身具有很好的质感,但它和这个创作关联不大,于是,教师在操作中会茫然四顾,引导学生观察叶子时不知道重点该放在色彩还是形状或是质感上,学生也就随意了。这是第一个失焦点。
对绘本的使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,这是第二个失焦点。
绘本看起来只是一本绘画书,但它可以提供多维度的体验:视觉的(图画、手工)、听觉的(阅读)、文本的(故事)。在一堂课的篇幅内运用绘本,我们要对它进行降维,抽取本堂课最需要的核心要素:是故事,还是形象?或者,主题思想?
青草老师使用绘本,重心是放在了故事情节上,导致后面的任务和故事有点衔接不上:创作是要体现“旅行”,还是要体现叶子先生能够“变变变”?实际的操作其实是后者:叶子的变形。那么,在引导绘本的阅读时,教师可以多和学生讨论不同的叶子可以怎构成不同的视觉形式。不过,这又偏离了课题的初衷:质感。
由于课题是质感,而绘本的解读和树叶的观察一直没有和质感挂上号,课程的主线便在旅行的故事和形状的分析之间滑来滑去,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时明显感到力不从心,学生也不理解自己要做什么,是依靠每组志愿者老师的辅助才能够顺利完成任务。
很多时候,少即是多,单纯才是美。
聚焦,反映在技术参数上,就是要精确地界定教学目标。凡称为目标的,必定是可操作的。不可操作的,可以看成是蓝图。目前国内通行的“三维教学目标”,它包括知识与技能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。当我们准确地分析教学主题和教学素材后,应该得到的是三个维度具体的目标。表述目标,定语和补语是最重要的。例如:
1、知识与技能目标:认识天然颜色的来源,学习取得天然颜色的方法,如捣碎、压榨、浸煮等;
2、过程与方法目标:通过小组合作,在体验中进行实践操作学习。
3、情感与价值观目标:培养孩子观察身边环境的原生状态,找寻生活与艺术的关系。(黄筱瀛、黄文婷 :《千锤百炼——从自然物里提取颜色》)
无论参照什么体系制定教学目标,一旦目标确定下来,教学环节和作品创作就要为目标服务,不然课题和教学过程各玩各的,等于失去了一堂课立足的根本。
四、对话
苏格拉底最出名的教学方式叫做“产婆术”,就是在不断的对话中,引导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。也称作“对话式教学”。透过观察课堂上的对话,可以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一个教师究竟是在和学生一起“探究”答案,还是强行把一个知识点灌输给学生。
开个玩笑,“对话”有点像是在“挖坑”,教师首先得提出问题,问题本身得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,并且具有一定的诱导性。难的地方在于,学生不见得会掉进教师挖的坑,反而可能制造一个新的坑给教师,让教师进退两难。
这考验出教师提问的能力,也考验出教师敏捷地发现学生的答案里生成新问题的契机,以及辨析出学生答案里逻辑或者现实漏洞的能力。教师得及时抓住这些契机或漏洞,把对话发展下去。
很多课堂上缺乏对话,只有老师单方面的输出知识点,或是被封闭性问题、无效问题填满,例如:大家喜不喜欢玩游戏?叶子美不美?想不想自己试试?这一类提问不能称为“对话”。
举个例子,在观察自闭症孩子的交流水平时,有一个重要指标叫“交流环”,这是美国一个儿科医生发明的词。一个提问加上一个回答,就构成一个交流环。如果交流环可以不断地开启关闭并发展和继续下去,这个自闭症孩子就拥有较好的交流水平。如果只有提问没有回答,就不算一个交流环。交流环的回合数太少,也不行。
有意思的是,用交流环的视角来看课堂对话,会发现我们不少老师开启了交流环,学生没有办法闭合交流环;或是交流环只能来往寥寥几个回合,没有真正深入下去。
在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中,对话能力几乎是最稀缺的一种能力,有点可遇而不可求。是教学内容当中难以标准化的部分。
五、留白
在现代教育的语境里,对话教学实际跟建构主义和生成式的学习密切关联。
所谓生成,所谓建构,意味着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,依然存在着大量不可预期的空间。
一个高焦虑的教育者,期望教学的每一个步骤都能够如预期一般执行。但这不可能。就像文章一开始提到的,一堂课,在没有学生参与之前,永远处于未完成态。它不是教育者自己一个人的作品,它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建构、会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生长出新的想法。
我们要容忍并拥抱一切不可预期,因为与其说我们在教会孩子什么,不如说我们在分享些什么。在确定的状态里呆太久了,我们会疲惫、麻木,而些许的不可预期,给了我们重新兴奋起来的空间。
不仅如此,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,其实人类的大部分学习都是“内隐学习”,是在学习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学到的。在一堂课里,除了显性的语言、材料、作品,还存在大量非语言、潜意识层面的沟通。如同弗洛伊德形容的,显露在海平面的,只是冰山一角,真正巨大的,是埋藏在海面下的部分。
这又回到了开头所说的,技术可教,而一个人的性情、人格魅力、综合素养,不可教,是天赋,也是生活的历练。
六、结语
做教师,做教学设计,像什么呢?
像搭桥。
往大里说,所有的知识、美,都是抽象的,我们要用材料、工具和作品搭一座桥,让抽象的理论变成可触摸、可感受、可表达的事。
所以,我们要熟悉材料,熟悉工具,熟悉各种各样的表达性艺术手段。
往现实里说,我们要在寻常人不经常触碰的美术馆、艺术史和现实生活之间搭桥,让殿堂里的和日常生活经验,通过共同的感受性能够产生联结。
所以,我们要了解作品、了解艺术史,更要了解孩子、热爱生活。
往微观里说,一堂课,一环扣一环,从知识点到作品,从文本到媒材,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,需要我们做出若干转换和衔接,使它呈现符合儿童的心智结构,更轻松地被他们吸收。
这意味着,我们作为教学设计者,创造的是有意义而且有功能的联结。离开了这些节点,单个美好的部件只能是破碎的。如果说万物互联的话,我们就要用自己敏锐的触觉,去发现这些关联点里令人好奇、喜悦的部分,寻找意义,为孩子的学习搭起支架。
所以,最后一个关键词是:榫卯。
原文刊载于时代基金会《2019乡村美育课程研讨会(广州)》会刊